手机访问展示厅

您现在的位置: 中国传动网 > 公司首页 > 公司新闻 > 新能源车价又要涨了?宁德时代也扛不住,动力电池二季度要涨价

企业信息

普通会员

VIP会员4

公司类型:代理商

主营产品:内容服务

所在地区:广东省 深圳市

注册时间:2022-03-22

产品分类

    联系我们

    公司名称:OFweek维科网

    地址:大冲商务中心

    联系人:陈女士

    电话:0755-82554943

    手机:18520816651

    传真:

    Email:2302774218@qq.com

    官网:https://www.ofweek.com/

    新闻详情

    新能源车价又要涨了?宁德时代也扛不住,动力电池二季度要涨价

    时间:2022-05-11   来源:阿贵看车

      但......到这就结束了吗?其实不然,我们从国内动力电池的龙头企业宁德时代电池官宣涨价,便可以预见后续新能源车还将迎来新一轮的价格上调。

      上游原材料价格大幅上涨,宁德时代电池二季度涨价

      关于今年以来的新能源车涨价,是多方面原因导致的。其中最主要的一个原因便是上游原材料涨价。各家车企给出的理由也基本都是这个。而这个上游原材料指的就是动力电池的重要原材料,锂、钴、镍等,价格均出现较大幅度涨价。

      宁德时代作为国内动力电池的龙头企业,在4月底披露了2022年一季报,其中净利润14.93亿元,同比下滑23.62%。宁德时代方面给出的解释便是部分上游材料价格快速上涨、成本增加导致的。从2021年以来,国内新能源车辆销量提升,动力电池的装机量需求大幅增长,碳酸锂等材料的供需关系失衡,加上俄乌冲突爆发,全球锂、镍等材料价格疯涨,国内上游原材料的价格大幅上涨。宁德时代的高管也大倒苦水,“没想到碳酸锂能从3万/吨涨到50万/吨”,涨了近20倍。

      动力电池企业压力巨大,虽然营收增长,但净利润却出现大幅下滑。成本高居不下,不堪重负的宁德时代不得不将压力转嫁给下游的车企。在5月5日的Q1业绩说明会上,宁德时代官方透露,“目前已基本完成与客户的协商调价,调价将在第二季度逐步实施落地”,基本可以理解为其官宣涨价了。关于每家车企的调价幅度,宁德时代方面表示:“每家客户情况不完全一样,涨价是动态调整的,已在陆续落地。“

      第二季度又一批新能源车型涨价

      作为国内最为重要的动力电池供应商,宁德时代与绝大多数主流的新能源主机厂都有密切合作。“宁王”的电池价格上涨,对于主机厂整车的价格会有直接的影响。

      进入5月,不少车企正式上调了旗下新能源车型的售价。其中包括领克汽车在售的PHEV插电混合动力车型(上涨2000-4000元)、极氪001(上涨5000元-20500元)、上汽飞凡汽车(上涨3000-10000元)、福特旗下Mustang Mach-E部分车型(上涨7000-20000元)、天际汽车天际ME5(全系上涨10000元)等车型。

      回顾2021年下半年以来的新能源涨价潮,在动力电池涨价方面,有其他新能源车企相关负责人表示,从去年下半年至今年3月,宁德时代已经涨价2次。此前宁德时代回应,“因上游原材料价格大幅上涨,公司相应动态调整了部分电池产品的价格”。而这次宁德时代又表示,“公司一直没有涨价”。但无论如何,这回宁德时代的电池涨价是板上钉钉了。实际上,除了宁德时代,包含欣旺达、孚能、比亚迪、鹏辉能源等等其他动力电池厂更早就涨价了。

      除了上游原材料涨价、动力电池价格上调之外,车价上涨还有一些其他原因。比如新能源补贴的退坡,2022年新能源的补贴标准在2021年的基础上再次退坡30%,于是去年年底,就又一波车企顺理成章地涨价了。另外,对于消费者来说,还有新能源车专属保险上线,保费上涨,购车成本再增加。

      写在最后

      随着“宁王”的动力电池价格调整,这波涨价传到车企再到终端的售价,还需要一段时间。所以未来新能源车价或将再次迎来上涨,大家购买新能源车的成本将进一步增加。而到明年,新能源补贴取消、新能源车或将征收购置税以后,入手新能源车的门槛将会再提高。

    标签:动力电池
    相关资讯
    企业在线

    企业在线

    您好!欢迎新老客户咨询洽谈!

    电话:0755-82554943

    手机:18520816651

    发送询盘

    手机扫描二维码

    一键打给商家

    OFweek维科网- 主营产品:内容服务

    地址:大冲商务中心      联系电话:0755-82554943      手机:18520816651

    以上信息由企业自行提供,信息内容的真实性、准确性和合法性由相关企业负责,中国传动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。

    温馨提示:为规避购买风险,建议您在购买产品前务必确认供应商资质及产品质量。